從《尋烏調查》看基層調研的方式與路徑
江西尋烏處在粵閩贛三省的交界,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,具有相當的普適性。也因此,毛澤東在此次調研中頗費心神,以他自己的話說,“我做的調查以這次為最大規模?!?/span>
尋烏調查從五個大的方面著手,層層遞進。由政治區劃、交通、商業而至于舊有土地關系與土地斗爭,資料翔實,邏輯自洽。如在“商業”一目中,細數行業種類、店鋪分布、經營品種、專賣經營、商品成色、貨物米源、市場價格、銷售方向、年度貿易額、榮枯演變、店員制度等,被剖解的行業達18種;同時詳細列舉貨物種類14大類,131種。并在此基礎之上,經過調查得出結論,店鋪與圩場的比例是,店鋪占70%,圩場占30%,說明商品經濟遠超過半自然經濟??梢?,凡有結論,必有出處,基本事實與調研方法是支撐結論的唯二路徑,缺一不可。
調查的后半部分側重點在于土地關系和土地斗爭,而這對于捋清革命道路,解決土地革命中的現實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。從調查可見,圍繞著土地分配,毛澤東列列舉了17個問題,如分配土地的辦法,既不是按照男女老少,也不是按照年齡大小,而是以人口除田地的總數平分,已分配的80%的土地,都是按照這種辦法。而伴隨著土地分配,又出現新的問題,量地分配很快,實際難處理的是抽多補少。對富農來說,土地抽多的是不愿抽肥;對貧農而言,補少的不愿補瘦。毛澤東將這種肥瘦分配的斗爭,認為是土地斗爭的中心,也是富農和貧農的斗爭。
同時,穿插在調查之中的,尤其反映了毛澤東對婦女問題的關注。在“舊有土地關系”一目中,論及尋烏文化,調查直言“女子可以說全部不識字,全縣女子識字的不過三百人,男子文化程度并不很低?!辈粌H如此,他還提到土地斗爭中婦女的辛苦程度相比男人更甚。但隨著土地斗爭的發展,女子愈加站起來,勇敢地參加戰斗,解決掉他們沒有人身自由的束縛?!半S著提倡婚姻自由,離婚案子增多,其中十個有九是由女子提出?!庇纱擞^之,毛澤東指出,民主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潮流是無法制止的了。
尋烏調查距今已90年,但是其深入調研之精神對于指導我們開展工作仍有巨大意義。此后,毛澤東在《反對本本主義》中將這種認識升華為“沒有調查,就沒有發言權”的理論。毛岸青在他的回憶錄里對父親的調查也評價道:“歷史已反復向人們證明,父親提出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,對于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革命來說,如同菽粟布帛一樣,是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,它是中國革命的生命線,也是中國革命的勝利線?!?/span>
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,召伯所茇。時值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,尋烏調查于我們而言又如何能指導我們開展調研工作呢?竊以為,一是要定調查綱目,出師必有所指,做到心中有數。按照綱目發問,收集資料,有疑問的,馬上增補修訂,力求綱目全而精;二是要確定調查對象。不僅要囊括各個崗位,還要跨越年齡層。領導層、中層需要調研,基層也需要調研。離退休的要調研、剛入職的也需要調研。只有我們的網足夠廣,調研結果才能更加令人信服;三是調研要深入。深切地了解一處地方或者一個問題,往后調查別處地方、別個問題,便容易找到門路,便有了方法。還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,只有在調研的時候刨根問底,才不會在做決定的時候徘徊猶豫、做完決定又后悔莫及。四是要眼光下沉,親力親為,實地接觸。調研不可隆中對,不可居廟堂之高運籌帷幄,而是要親自到場,擼起袖子肉身感知,自己做調查,自己做記錄,倘若全盤假手于人,則使調查失真,不具備價值。
從尋烏調查出發,我深切感知到,耕耘與收獲是天底下最大的公平。千里之地不會辜負跬步之始,江海不會辜負小流之積,我們種下種子,我們也將收獲莊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