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惠州市仲愷高新區S357線(東樓村—曙光路)給水工程A段完工,該段起點梧村橋,終點至東樓村,全長4.2公里,采用DN800鋼管。至此,全長7.3公里的S357線全線貫通。
惠民工程助力城市發展
惠州市仲愷高新區S357線給水工程分A、B兩段,自2015年1月開始啟動,市供水公司計劃總投資近5000萬元。其中B段(梧村橋—曙光路)3.1公里已于2018年4月完成管道施工并通水,A段因受仲愷大道(即S357線)建設進度影響,于今年4月起開始實施。8月6日,該工程已完成了管道工程的消毒、清洗以及管道壓力試驗檢測,各項檢測結果均符合工程要求,達到通水條件。
S357線給水工程完工后,與潼湖水廠沿新華大道DN1200管道,以及惠城區DN800管道相連通,形成環狀互補供水的格局。一方面,潼湖水廠的日供水量增加了不少,相關片區供水壓力大幅上升,預期能更好地發揮潼湖水廠產能;另一方面,大大提升了陳江、瀝林、鎮隆等片區的供水安全可靠性,保障了S357沿線片區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,助力仲愷高新區特別是潼湖智慧區高質量發展。
“硬核”工程挑戰大
S357線給水工程A段施工采用泥水平衡頂管施工方式進行管道鋪設。管道沿線是陳江通往瀝林的主干道,只能在道路中心的綠化帶之間作業,中途還需跨多條河道和水渠。交通和有限的空間,都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難度。
“此前我們用設備儀器探測到,4號井至梧村橋之間的天燃氣管道情況比較復雜,他們采用牽引鋪管技術,其管道和我們的供水管道交叉重疊,且標高不明確,這給我們的施工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?!惫景惭b二隊副隊長江伯勝介紹說,該工程施工路段與多座高鐵支墩比鄰,地下埋設的管線眾多且復雜,其中包括9條10KV高壓電纜、3處通信電纜、1條國防通訊電纜、1條燃氣管道和2條石油輸送管,這些管線的鋪設橫跨公路、交叉復雜、深淺不一,給前期地勘以及施工過程帶來極大的挑戰。
市供水公司統籌安排、周密部署,成立了S357線給水工程項目管理組,明確征地協調、施工、材料管理等職責與分工,前期制定了詳細工作進度安排,做好地質勘察等工作,施工中利用各類測量手段,仔細核查工程的軸線和標高,確保施工安全萬無一失。
“東樓村路口附近有中海油和中石油兩個加油站,通過與這兩個單位的溝通,我們得知地下埋設的2大型輸油管交叉重疊,而且輸油管的埋設點與此前用探測儀得出的埋設點位置不一致,我們只能采用人工勘察方式進行摸深?!苯畡僬f。由于受仲愷大道建設進度影響,A段工程停滯了一段時間。時過境遷,隨著高新區的快速發展,地下埋設的管道增多了,此前探測所得的數據亦與實際情況有偏差。
對于此類較復雜的作業區域,公司在施工前組織召開協調會,加強與產權單位溝通,同時結合儀器設備,并采用人工勘察的方式,對相關路段進行排查摸深,最終明確施工方案并制定應急預案,實現了安全施工、文明施工。
溝通協調為工程開路
為推動項目順利開工,S357線給水工程A段實施前,公司與仲愷高新區及交通、公路等職能單位反復溝通協調,多次參加專項工作協調會,對施工方案、應急預案反復審核、評估,協調征地事宜。為了保障安全施工,公司加強與供電、燃氣、中石油等產權單位的溝通,了解地下各類管線的鋪設走向、深淺及性狀,切實保障工程進度以及質量。
“S357線給水工程預計9月完工,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,我們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多月,保質保量完成了工程任務,切實保障仲愷高新區生產生活用水需求?!苯畡僬f。
相關鏈接:頂管施工知多少?
頂管施工就是非開挖施工方法,是一種不開挖或者少開挖的管道埋設施工技術。具體是指在工作坑內借助于頂進設備產生的頂力,克服管道與周圍土壤的摩擦力,將管道按設計的坡度頂入土中,并將土方運走。一節管子完成頂入土層之后,再下第二節管子繼續頂進。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頂油缸及管道間、中繼間等推力,把工具管或掘進機從工作坑內穿過土層一直推進到接收坑內吊起。管道緊隨工具管或掘進機后,埋設在兩坑之間。
該技術在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廣泛用于城市地下給排水管道、天然氣石油管道、通訊電纜等各種管道的非開挖鋪設。它能穿越公路、鐵路、橋梁、高山、河流、海峽和地面任何建筑物。采用該技術施工,能節約一大筆征地拆遷費用、減少對環境污染和道路的堵塞,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(市供水有限公司:王曉君、張燕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