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標達成,集團有底氣
底氣何來?
首先是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。2018年,重組水務集團,推進供排污一體化改革,使“九龍治水”變“一龍治水”,“大水務”在嶺東雄起。這意味著,惠州的涉水事務性工作不再是各個部門“各自為戰”,而是統一歸口到市水務集團。凡與“水”有關的事務性問題,如供水、排水、污水處理,找這個集團就可搞定,從而提升城市水務運營管理效能。市委、市政府改革水務“棋子”落定,把準了時代脈搏,呼應了社會期盼,增強了水務人的信心。
其次是綜合實力穩步提升。2020年,集團預計實現收入 291375 萬元,實現年凈利潤7440萬元,連續5年盈利。順利完成稔平半島供水任務,讓50萬居民告別數十年來的“水荒”。水務市場進一步擴大,接收梁化鎮供水市場經營管理,整合新圩、鎮隆兩地供水市場等,使集團日供水能力達166.53萬噸,占全市供水能力的52.09%。緊抓深汕特別合作區引水有利契機,以點帶面逐步整合全市水庫經營性資產和資源。涉改土地盤活大力推進,統籌金山新城項目建設全面鋪開,東江引水工程(一期)、惠東大嶺水廠二期、小金河大道供水管道、潼湖生態智慧區科技小鎮等項目建設落地,水務實力日益凸顯。
深化改革,集團有方針
方針就是十六個字:充分授權,加強監管,激發活力,提質增效。綱舉目張,抓住事物的關鍵,企業發展就有了明確指向。
充分授權。分兩個方面,董事會授予經理層部分事項的決策權;集團授予下屬企業更大的自主經營權。此次授權的清單中,集團對經營層授權42項,對下屬子公司授權35項。充分授權是深化改革的“當頭炮”,目的就是為企業松綁,為經營紓困,為發展添活力。全面增強企業的獲得感,讓企業擼起袖子加油干。
加強監管。授權不等于放任自流,我行我素。對于具體授權事項,集團創新監管機制,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,健全事中、事后監管體系。明確不同類別監管的責任主體和職責,分類制定監管工作標準和規范,形成監督體系的互聯互通,確?!胺诺贸?、管得住”。
激發活力。新的一年,集團將建立起能進能出、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。對內,實行全員競崗,誰有作為就用誰。開辟“二次擇崗”通道,干部職工可推薦自己到更能發揮所長的崗位。對那些有能力、善作為、勇擔當的員工,將會破格提拔,敢于重用。對外,凡集團內若無人勝任的崗位,將開出優厚條件,公開向社會招聘。以此優化隊伍結構,為公司爆發式增長夯實人才保障基礎。
提質增效。提質增效是國企發展的第一要務。水務集團涉及的產業鏈長、關聯面廣,如果決策難、管理差、生產慢,就會引發各類風險。通過“定戰略、投融資、調資源、抓考核、控風險”等職能,確保企業的生產經營始終保持平穩有效運行,生產質量不斷提升,努力把集團打造成為具有行業競爭力的綜合運營商。
攻堅克難,集團有舉措
新的一年,生產上怎么干,管理上怎么管,保障上怎么辦?集團高瞻遠矚,給出有力答案。這就是以“3點3手6個力”來開展。
“3點”就是生產上的“結點、支點和爆點”。以推進資源整合為“結點”,構建供排污一體化運營網,提升發展新效能。結合十四五規劃,加快拓展市縣(區)市場,迅速擴張水務版圖,搶占市場資源。以水環境科技園建設為“支點”,搭建水產業科技聯盟,形成發展新勢能。借助集團資源優勢,打通涉水、涉土等產業鏈條,加快形成集研發機構、孵化器、加速器于一體的水環境科技產業園。以金山新城建設為“爆點”,探索濱水土地開發新模式,激發集團發展新動能。通過先治再理,因理生利的治水模式,探索濱水土地開發新路徑,形成集團走出去開拓市場,可推廣、可復制、可發展的惠州治水經驗。
“3手”就是管理上的“操手、推手和抓手”。以預算目標管理為操手,通過經營預算、資本預算等手段,強化對經營活動現金流和投資、融資等關鍵經營指標及高風險業務的預算控制,建立多層級風險管控體系。以金融信貸管理為推手,通過集團統一授信、按需調配,搭建高效、靈活、穩定的融資平臺,滿足供排污一體化改革資金需求。以平臺管控管理為抓手,打造“物資采購中心、信息研發中心、金融信貸中心”三大管理中心,進一步強化經營管理體系,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。
“6個力”就是保障上的“決策力、執行力、創造力、凝聚力、競爭力、感召力”。厘清權責邊界,提升集團決策力,嚴格規范黨委會、董事會、監事會、經理層等主體權責行為;優化組織架構,提高工作執行力,解決機構人員配置不夠合理問題;充分放權授權,激發企業創造力,一企一策對所屬企業進行分類授權和定期評估;培育企業文化,共建集團凝聚力,激發員工使命感,實現企業文化建設常態化、人文化和多樣化;建立激勵機制,提升員工競爭力,打破干部“終身制”,建立“能上能下”“能進能出”的選人用人管理機制;發揮黨建引領,增強組織感召力,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為建黨100周年獻禮。